|
|
|
热 门 文 章 |
|
|
相关文章 |
|
|
|
|
|
|
诗是词语之线编就的织物 |
热 |
|
诗是词语之线编就的织物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2235 更新时间:2011/5/27 16:14:03
|
|
【周瓒推荐】
诗 人:臧棣
诗 作:《一瞬间丛书》
推 荐 人:周瓒
推荐理由:以诡奇的想象力,丰富的意蕴,揭开诗意的秘密。
近两年来,臧棣致力于以“协会”和“丛书”为诗题后缀的,他称之为聂鲁达式的“诗歌总集”的实验写作。他的部分新作在网络上陆续发表,一部题为《沸腾协会》的诗集也在诗歌民间流传着,而他这种虽不能称为惊世骇俗,但至少可以算是异样的写作实践,在网络上引发了一些争议。在此我不想引述那些意见,也不想发表自己对争论的看法。我更愿意做的,是选择这些诗作中的一个文本,来探讨一下,“这首诗对我们做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诗人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的程度是怎样的?他运用了哪些新的手法?”(引自泉子对臧棣的访谈:《请想像这样一个故事:语言是可以纯洁的》)
我随手从“诗生活”的“文学自由谈”上选出的这一首诗,是诗人最近的作品。第一节四行诗,我称之为全诗的引子,它描述的是夏日风景。有两个细节非常动人,一是将八月的蝉鸣声比作撕开夏日封条的声音,这个声音比喻中还套有另一个比喻,即把夏日比作一个空间,类似于一间被贴上了封条的房子、箱子或某种器物。另外一点是将树叶比喻成门票(也非常形象),根据下文,树叶递上门票是为了在夏日里得到一个好的位置,为了倾听自然(尽管这个词在诗中没有出现)的乐音(根据下文有天籁、歌声等意象可知)。短短的四行诗,却包含了非常复杂的修辞,展现了诗人诡奇的想象力。单从经验出发(是的,诗的最后一行也如此提醒我们),夏天是个代表时令季节的词汇,但我们只要想想它的闷热,就可以领会它多么像是我们置身的某个密封的空间,蝉鸣当然是盛大的夏日里的一种别样的声响,作为倾听者的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打破噪闷的夏日的“天籁”,也可以视之为某种噪音,类似于汽车的引擎发出的。
熟悉的夏日情景就在这一瞬间打开了诗人的想象力之门,他设想,人在夏日里,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自然的音乐厅里(在诗里面暗示这个空间更接近夏日的城市)听音乐会,由此,诗人展开了一番有关倾听的特征、音乐的环境、听者的位置、歌唱者的热情的考察和想像。这就是二、三两节的主要内容。虽然诗中涉及的原本是将夏日比作一场音乐会这么个主要想像基点,但诗句也不断延伸其意旨,指向对诗的理解,形成关于诗的观念。“理想的倾听”和“环境”的关系,岂不是诗和现实的关系的翻版?“天籁的本意”,其实就是诗一般的随意和自由。“歌唱和噪音交替进行,/ 将生命的线头织进背景”,就这两行也呼应着诗人关于诗的想像,诗是词语的织物,一点不错,所以,声音可以编织进生命的背景,热情可以覆盖城市的歌喉。
词语的联想性质,和诗人的想象力、词汇表以及汉语的特征相关。词语在诗中彼此映衬,相互缠结,使意义变得更为准确和明确。在这首短诗中,诗人能如此精妙地发现汉语词语之间的隐秘的关联性,但同时又能够随意地跳出这种绵密的联系,任意地造一个看似狂想的句子,比如“浑身棕亮,起伏着,像天使用过的鞋油,”说年轻的蝉的色泽像棕亮的鞋油,倒不算奇,奇的是这鞋油是“天使用过的”。何来这样的联想?或许因为上文有“天籁”(天使唱的歌儿),或者我可以联想得更远一点,这鞋油是不是维姆•文德斯的那部《柏林苍穹下》里的念着诗的凡间天使用过的?
诗人自己置身在他描述的夏日蝉鸣和城市的歌喉所构成的空间中,他还通过返观自己,探索到身处其间获得那想象力被打开的一瞬间的情形。最后一节,诗人告诉我们,这不难做到,只要“试一试”“熄灭我们身上的引擎”,“再试一试”撕开“我们身上的封条”,如果有必要“就敲打敲打经验的阀门”。这一节把我们(现代人)比作一部汽车,开动时发出噪音,想象力仿佛被贴上了封条,而我们的经验也总被记忆的阀门关闭着。不难理解,最后一节既是诗人对于唤起读者理解这首诗的写作过程的一种提示,也是对读者进入诗意空间的友好的引导。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如果单独以“一瞬间”为题也无不可,而缀以“丛书”的必要性,或许应该通读了同一类诗歌作品之后再作说明。
一瞬间丛书/臧棣
进入八月,蝉的秘密纵队
撕开了夏日的封条。缺口很大,
每棵树都递上来一大把
绿色门票,要求得到更好的位置。
理想的倾听拗不过
环境的小逻辑,它需要
山水的配合。而天籁的本意却是
每个人都可以请求不对号入座。
歌唱和噪音交替进行,
将生命的线头织进背景。年轻的蝉
浑身棕亮,起伏着,像天使用过的鞋油。
它们的热情覆盖了城市的歌喉。
试一试熄灭我们身上的引擎,
将几个幽灵部件摊开。再试一试
我们身上的封条。如果有必要,
就敲打敲打经验的阀门。
2006.8
|
|
|
诗人的诗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上一篇诗人的诗: 整体的隐喻 下一篇诗人的诗: 接受它,一个故事 |
|
|
【字体:小 大】【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