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外国诗歌 | 诗人的诗 | 诗人书讯 | 东西文库 | 画册欣赏 | 微博 | 诗人录 | 点此荐稿 | 花开围城 | 
最新公告:     我们梦境的核心是洞穴,世界把它译作妓院。-BY 巴克斯特《秋之书》  [admin  2011年8月22日]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by陀思妥耶夫斯基  [admin  2011年7月14日]        

您现在的位置: 阳光诗网 >> 东西文库 >> 正文
热 门 文 章
固顶东西文库[法]安德烈•…
固顶东西文库林贤治:中国新诗…
固顶东西文库许知远:一个游荡…
固顶东西文库布鲁诺·舒尔茨:…
固顶东西文库[尼日利亚]钦努阿…
固顶东西文库保罗·安德鲁:记…
固顶东西文库夏目漱石:我是猫…
固顶东西文库卡尔维诺:看不见…
固顶东西文库在上苍的阴影下-…
固顶东西文库陈冠学:大地的事…
固顶东西文库玛格丽特·杜拉斯…
固顶东西文库约翰•巴勒斯…
固顶东西文库索甲仁波切:西藏…
普通东西文库故乡的芦苇荡
普通东西文库儿时的乡村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东西文库
更多内容
蓝蓝:那颗不想占有也不寻求胜利的心         
蓝蓝:那颗不想占有也不寻求胜利的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1963 更新时间:2014/3/7 13:35:12

 那颗不想占有也不寻求胜利的心 

蓝蓝

  知道雅各泰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最早是诗人树才从法国回来说起,然后是周伟驰先生在电子邮件中发来了两首他翻译的雅各泰的诗歌,接着是黄灿然先生电子邮件发来的他翻译的八首雅各泰的诗,最后又读到了树才前些年翻译的八首诗。三位都是我钦敬的好友,他们同时也是诗人和翻译家。在他们翻译的这些诗歌中,重复的篇什有《声音》和《无知的人》两首,也就是说,我读到雅各泰的诗总共才有十六首。
    十六首诗不算多,但对于认识一个诗人,足够了。
    菲利普·雅各泰(Philippe Jaccottet),1925年出生于瑞士,二十八岁时与一位法国女画家结婚后,从巴黎搬到了一个远离都市的小镇格里尼昂生活,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迄今已近五十年。五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如电光一闪,但对于一个人短暂的一生来说,几乎占去了一大半。近五十年的隐居,令我感叹,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个怎样喧嚣热闹的时代啊!

  [ 声音 ]

  曾经,我在一篇很长的散文中写到过世界在黎明时醒来的声音。它不是来自早起的清洁工的脚步,也不来自林间的鸟鸣,更不会来自床头粗暴的闹钟。
  它来自静寂?来自夜的深沉?还是别的什么?

    “谁在那儿歌唱,当万籁俱寂?谁,
    用这纯粹哑默的声音,唱着一支如此美妙的歌?
    莫非它在城外,在罗班松,在一座
    覆满积雪的公园里?或者它就在身边,
    某个人没意识到有人在听?”
    ——没有谁。那是夜的声音。

    谁会在这样一个寒冷冬天的黎明,在人们都安睡的宁静里,默默伫立着,呼吸着凛冽的空气,专注地倾听不知从何处渗出的动静?
    但是,那声音还是来了。一如诗人所说,“一个声音升起来了,像一股三月的风把力量带给衰老的树林”。你看不到风,但你感觉得到风在低低吹拂,你浑身都能觉察到时光在四肢上疾奔,把你从昨天带进了新的一天。那么,是谁在那里歌唱?那声音来自哪儿?从墙缝里,从炉台上,从冰雪晶莹的枝头?
    在童年时我有过黎明早起的经历,从姥爷的瓜棚睡醒,在赶集的路上,远处的溪水声,马车的嶙嶙声和马蹄的敲打,灰蒙蒙晨雾中飘过来的柴草的炊烟……这些都离我远去了。今天的我会被楼下的汽车声和叫卖声吵醒,接着是录音机电视机建筑工地的打桩机等等嘈杂的声音。是的,我只能听见“声音”,我听不见“无声”和“寂静”的声音。
    但我不期然在一首诗里遇见了一个童年时代的“同路人”,一个像孩子一样能够听见
    不被人听到的声音的人。那声音对于我来说,是安慰,是回家的温暖,我还来不及触及到它蕴藏的光明和黑暗。雅各泰轻声说:“你可听见……它温柔地向我们歌唱而毫不畏惧,满足于死亡这个事实?”
    死亡。
    是它的声音。更是诞生和永生的声音。
    我震惊,复又感动。
    因为,他接着说:“只有那颗心能听见——那颗既不想占有也不追求胜利的心。”
    我们每日只能听到时代的车轮前进的声音,追求物质和富裕的声音,它是多么宏大嘹亮。
    高奏凯歌;我们奋不顾身地扑向一切能为我们带来“利润”的东西,以为我们会在欢呼声中永远活下去。我们已经忘记了,任何生命从自身出发,势必要求死亡作为自己的对立面,没有死亡的意识,人就不能拥有作为人的特殊和生命的形式。而对于每分每秒的死亡,对于生命真正存在于当下的强烈的意识,惟有最纤细的神经和最忘我的心灵才会触碰到。
    那无人听到的近在身旁的声音……对于对存在丧失了知觉的人来说,听到它,几乎是救命的福音。
    常被人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诗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愿意借用莫里斯"布朗肖的一句话这样回答:诗人是通过他的作品的绝对存在而存在的人。但是,这样的作品或许就是雅各泰所说的,只有那些具有一颗不想占有什么也不追寻所谓胜利的心灵才能够写下来。
 
  [ 无知的人 ]

    卡尔维诺在他生前最后一本书《帕洛玛尔》的“蛇与人头骨”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帕洛马尔先生在墨西哥参观托尔特克人的古都图拉的遗址。陪同他参观的是一位墨西哥朋友,一位西班牙统治前期墨西哥文化的热忱而善言词的鉴赏家。就在这位鉴赏家滔滔不绝言之凿凿地介绍那些圆柱和浮雕象征着什么的时候,一位领着一群孩子的年轻老师也从他们身边经过。那位老师每介绍一组圆柱或者浮雕后总是要说一句:“我不知道它有什么含义。”
    帕洛玛尔立刻被这位年轻教师吸引。他自忖:拒绝理解这些石头没有告诉我们的东西,也许是尊重石头的隐私的最好表示;企图猜出它们的隐私就是狂妄自大,是对那个真实的但现已失传的含义的背叛。
    如今,敢于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了。不仅如此,也少有人承认自己缺少在现实中的各种能力。放眼望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先生比比皆是。但雅各泰却说:

    我愈老就变得愈无知,
    活得愈久拥有或控制的东西就愈少。
    我只有那么一点儿空间,黑如雪,
    或闪耀,没人居住。


    《圣经》举出的人类七宗罪中,骄傲被列为最大的罪。盖因人类妄想替代全知全能的上帝,并因此为所欲为。骄傲者毋须有敬畏,毋须有谦卑,更毋须有对他人及万事万物的慈悲和怜悯。他拥有着无上的绝对权力,他人在他那里是不存在的。
    诗人不但承认自己“无知”,而且还承认自己拥有可控制的东西愈来愈少。他惟一拥有的是一点点“没人居住”的空间,在那里,他等待着沉默进来,等待着谎言散去。这一切对于诗人意味着可以“有效阻止死亡的到来”。
    那么,他还剩下什么?还有什么支持着他生命的火继续燃烧不致熄灭?诗中,那位诗人心灵的引导者给予者随着黎明进入他的冥想中,对他说:

    爱,像火,只能在烧掉的木柴的
    失败和美丽上,显露它的明亮。

    即便到了此时,诗人依旧谦卑地说,这些话“被不完全地理解”。
    一般来言,爱作为人类的一种感情,在物质世界里它几乎毫无实际用处。它不是手段,它是目的。况且,作为一种利他和向善的能力,它几乎不求回报。那么,一个生命若被爱充满,便获得了“可以阻止死亡到来”的力量。毋庸讳言,伴随着爱的痛苦忍耐,只能在生命那“烧掉的木柴上的失败和美丽上”方才显出它照彻虚无的光芒。
    诗人的“无知”,在于他对实用主义的撇弃,在于他对爱的深刻理解和身体力行,在于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我严苛的要求。他的谦卑和朴素单纯成就了他对于“无知”的有知,成就了他对生命的清澈澄明的洞察。
    或许,我们真的应该像林德所说的那样,逃到“无知”中寻求真正的知识。
    树才曾经告诉过我,2000年他曾到远离巴黎的乡下格里尼昂小镇拜访雅各泰,提前和雅各泰约好了时间。但是因为班车晚点,树才直到黄昏天黑时才赶到格里尼昂。离村庄不远,他就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那是75岁高龄的雅各泰撑着一把雨伞站在风雪迷漫的村口,已经等了他整整两个小时。
    据我所知,虽然有很多中国作家诗人不知道雅各泰是何许人,但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雅各泰已经是文学界光芒万丈的巨擘。虽则如此,听树才讲述亲历,我决然相信它的真实,盖因诗人和其他文学作者的区别在于:真正的诗人须要经受其作品的检验。

  [ 空气里的话 ]

    前些日读冯至先生写的《杜甫传》,及至读到杜甫40岁以后的作品时,不禁感慨万分。和诗友们谈起来,固然老杜的“三吏三别”脍炙人口,但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及“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诗句,更是使他的诗名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因素。
    获得宇宙感,意味着诗人须要有极度的敏感,拥有能够把个人的存在与天地万物的存在联系在一起的能力,亦要有其独特的表达。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是杜甫作为一代诗圣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大贡献。宇宙感的获得对于诗人,对于欲知晓人在世界的位置人与世界的关系直至探求有关认识自我生与死等问题的一切思想者,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获得宇宙感的诗人具有通过语言使这一切——内心和外部世界,眼前的存在与过去未来变得透明,他的言说即是对无限世界的敞开,容纳他的想像力所能达到的任何事物的边界和精神的地平线。

    清澈的空气说:我一度是你的家
    但其他的客人已占据了你的所在;
    那曾经如此喜爱这儿的你,会到何处去呢?

    空气对一个曾经在这个世界而如今已不在了的人询问,你曾深爱这个世界,但你已消失不见了,你会去什么地方?既然你深爱它,为何会和它告别呢?
    一个亡灵的生前死后,究竟在诗人眼里是什么样的情状?或者说,诗人如何想象一个生命生前身后的情景?既然人终有一死,肉体会腐烂,化为灰烬尘土,但那曾活过的留下的呼吸话语一切生命的迹象,最终难道只是归于虚无?那些生者付出的爱,受的苦,难道随着死亡的来临都被一笔抹消?

      空气接着问:
      你曾透过地上厚厚的尘土
      看着我,你的眼是我所熟悉的。
      有时你唱着歌儿,你甚至曾
      对着常常已睡着了的那另一位
      俯下身来,在她耳边低语
      你告诉她,地上的光
      是这般纯净,怎么能不指向一个
      可免一死的方向……

    那么,空气还是知道了“你”的在。你在厚厚的尘土下,你透过尘土望着人间的你爱过的一切,而你曾呼吸的空气遇到了它熟悉的眼神,如你依旧活着一样。
    “你来自尘土,也必将归于尘土”。即便是在不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东方,我们也很难断然否定人的灵魂精神的存在。在诗人那里,“你”虽然已经在厚厚的尘土之下,但你依旧还在,而不是变为完全的虚空,进入死寂中。你投向人间和世界的眼神还是像从前一样充满着热爱,就像在你活着的时候,你对身边熟睡的她俯身喃喃耳语,告诉她那普照大地的月光如此美丽,以至于你相信,这美丽的一切都会永存。
    但问题在于,诗篇一开始就说出了“你”已经死亡这个事实。即便空气仍然能感到亡者,但那毕竟是作为“不存在”的存在了。这是一件如此令人心碎的事情!可是,那个曾躺在“你”身边,被你深情爱着的仍然活在人间的她又如何作答?
而她,他的朋友,透过幸福的眼泪作了答:“他已变成了那令他最感到愉悦的形状。”
    我相信,“幸福”一词在诗人笔下有着承担千钧的力量,它来自“她”无可置疑的回答,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你”留在了所有被你热爱过的事物之中,你变成了另外一种你感到愉悦的形状,你跨越了死亡那被遗忘的深渊,在爱和万物中获得了永生。
    就我以往有限的阅读来说,死亡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几乎是悲伤绝望虚无的同义词。人们对死后世界的巨大恐惧源于死亡意味着彻底的虚无。但是,真正的死亡到底是什么?我们不清楚,或许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而雅各泰笔下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的的确确令我明白了,在这个神奇茫茫的宇宙间,在人类那神秘莫测的精神世界里,超越死亡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些种子多么轻!”
    在读了我所能搜寻到的雅各泰的十六首诗后,我有一个初步的判断,那就是他与我喜欢的另一个法国诗人雅姆是精神上的近亲。就其文体来说,他们的自然朴实,他们对于细小事物的热爱和感受,都在强烈地震撼着我。奇怪的是,作为其作品以晦涩难懂著称的法国诗人勒内"夏尔,在我看来也和雅各泰雅姆有着同一的本质,他们的不同仅仅外在于表达方式的迥异。
    2005年5月,中法文化交流年“诗人的春天”活动,邀请了5位法国诗人到中国访问交流。一头灰发气宇轩昂的75岁的法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德基最为引人注目。据介绍,德基在世界诗坛名声极大,各种国际诗歌活动几乎都要请他参加。出于好奇,我向他询问:您认为雅各泰怎么样?大名鼎鼎的德基马上睁大眼睛,郑重地对我说:“他写得比我好,我不如他。”
    据说,雅各泰极少出门,也极少参加文学活动。他和妻子居住在小镇山坡处的一座石头房屋里,读书写作,照料花草蔬菜。

      那些种子多么轻!懂得这一点
      的人,会对赞美打雷感到害怕。

    惟有深谙那些细小事物所蕴藏的巨大生命力的人,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因为他知道,细小的无名的事物恰恰是组成世界的基础,而对它们的关注和体察,正是对无限存在的关注和体察。因为在那最不起眼最平凡之处,一道树木的纹路,鸽子翅膀的扇动,而诗人的诗句也在那里破壳生长。
    与当下所谓喜欢宏大叙述的诗歌不同,雅各泰更为热爱和关注近在身边的日常生活和现实。在听惯了某些作家诗人“幸福在远方”的歌唱后,我尤其感到了雅各泰至情至慧的可贵:

      对谁也不爱的人来说,
      生活永远在更远处。

    一个不爱他的邻居的人,怎能指望他能够去爱整个人类?生活在远方的人,他谁也不会爱!在这个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而精神极为匮乏的时代,我们或许需要的不仅仅是高楼大厦,不仅仅是统计表上的增多的数字,我们更需要雅各泰,需要他那宁静质朴的诗句像闪电般劈中我们麻木的心灵。
    在一次由许多国家的著名诗人参加的诗歌聚会上,看到某些诗人或高谈阔论,或自我标榜,不懂外语的我曾低声问过树才:你觉得这些著名诗人的作品比雅各泰如何?树才摇摇头,笑而不答。
    是了,我的雅各泰这样说过的——

      噢!生命的水流
      执拗地向着低处!


雅各泰诗选
 
树才译

现在我知道我什么都不拥有


现在我知道我什么都不拥有,
甚至不拥有这漂亮的金子:腐烂的叶片,
更不拥有从昨天飞到明天的这些日子,
它们拍着大翅膀,飞向一个幸福的祖国。

疲乏的侨民,她同他们在一起,
孱弱的美,连同她褪色的秘密,
穿着雾衣裳。人们可能会把她带往
别处,穿过多雨的森林。就像从前,

我坐在一个不真实的冬天的门槛上,
执拗的灰雀在那里唱着,仅有的叫声
不肯停歇,像常青藤。但谁能说得出

这叫声是什么意思?我眼看身体变弱,
如同这堆短暂的火迎雾而上,
一阵寒风使它更旺,消失……天黑了。


“别担心,会来的!”

 别担心,会来的!你一走近,
你就燃烧!因为诗篇最后的
那个字会比第一个更挨近
你的死:它不在途中停留。

别以为它会去树枝下沉睡,
或者当你写作时,歇一口气。
甚至当你在嘴里渴饮,止住了
最糟的欲望,温柔的嘴温柔地

喊叫着,甚至当你使劲抽紧
你们四条胳膊的结,为了在
燃烧的发丛的黑暗中一动不动,

它也会来,鬼知道从那条路,向着你俩,
来自天边或就在身旁,但是,别担心,
它会来:从一个字到另一个,你更老了。

 
无知的人

 我越老,我的无知就越大,
我经历得越多,占有就越少,统治就越少。
我的一切,是一个空间,有时
盖着雪,有时闪着光,但从不被居住。
哪里是赐予者、领路人、守护者?
我呆在我的房间里,先是沉默
(寂静侍者般进入,布下一点秩序),
然后等着谎言一个个散开:
剩下什么?对这位如此巧妙地阻拦着
死亡的垂死者,还剩下什么?怎样的
力量还让他在四墙之间说话?
难道我知道他,我这无知的人,忧虑的人?
但我真的听到他在说话,他的话
同白昼一起进入,有点儿模糊:
 
“就像火,爱只在木炭灰烬的
错误和美丽之上,才确立清澈……”

 
我们看见

 我们看见小学生们高声喊叫着奔跑
在操场厚厚的草中。

高高的安静的树
和九月十点钟的阳光
像清新的瀑布
为他们遮挡那巨大的天空,
星辰在高处闪耀。

高高的安静的树
和九月十点钟的阳光
像清新的瀑布
为他们遮挡那巨大的天空,
星辰在高处闪耀。

 *
灵魂,这么怕冷,这么怕生,
难道她真的该没完没了地走在这冰上,
孤零零的,光着脚,甚至读不出
童年的祈祷,
没完没了地遭受寒冷的惩罚?

 *
这么多年了,
难道真的,所知如此贫乏,
心灵如此虚弱?

如果过路的人走近,
难道他连一个最破的铜子儿都不给? 

——我储备草和疾速的水,
我保持轻盈
好让船少沉下去一些。

*
她走近圆镜
像儿童的嘴
不知道撒谎,
穿着一件蓝色的睡袍,
睡袍也在变旧。

头发很快变得灰白
在极其缓慢的时间的火中。
清晨的阳光

还在加强她的影子。
 
*
窗后——人们已刷白窗框
(防蚊蝇,防幽灵),
一个白发老头俯身于
一封信,或家乡的消息。
阴郁的藤沿墙壁爬升。

守护他吧,藤和石灰,抵御晨风,
抵御漫漫长夜和另一个,永恒的。

*
有个人用水织布(用金银丝的
树的图案)。但我徒然凝视,
我看不见织女,
也看不见她的手——我们渴望触摸。 

当整个房间,织机,布
全都消失,
我们也许能在湿漉漉的土里认出脚印……
 
*
我们还要在光的茧里呆一阵子。

当它破茧(很慢或一下子),
莫非我们可以长出一对
天蚕蛾的翅膀,蒙上眼,
在这黑暗和寒冷里去冒险一飞?

*
我们经过时看见这些事物
(哪怕手有点颤抖,
心灵蹒跚而行),
而另一些事物在同一个天空下:
园子里耀眼的南瓜,
它们就像太阳的蛋,
衰老的花朵,淡紫色的。

这夏末的光,
如果它只是另一种光的影子,
让人着迷,
我还是感到惊讶。

东西文库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东西文库:

  • 下一篇东西文库:
  • 【字体: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阳光诗网旧版 | 管理登录 | 
    动易网络 →阳光诗网www.sunpoem.com ©版权所有2004-2020年 站长:sunpoem
    本站技术维护:顾方软件工作室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您的作品不愿意被本站转载使用,请立即联系gufang@vip.qq.com,本站将在收到消息后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