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徐志摩的康桥(3)
作者:许知远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3186  更新时间:2011/10/2 20:44:4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现代主义那眼花缭乱的创新,甚至共产主义实验,是本雅明眼中的“真正的事物”,什么是我这一代中国人的“真正的事物”?

  中国的巨大转变,是对人类社会种种既有理论、思想的检验与挑战,也提供了眼花缭乱的情感与故事。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与眼睛,来观察、理解、描述这一切,则变成一项艰巨、迷人的工作。它也是整个人类价值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很多时刻,我们高估自己的独特性,完全忽视了人类经验的普遍性;但另一些时候,我们又缺乏智力上的自尊,不免低估自身实践的重要性,认定自己所热烈探讨的一切,那些19世纪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早已取得共识。

  在这两种倾向背后,都是僵化的世界观,似乎某种观念一经确立,就不再改变。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重新理解整个世界、人类的全部遗产,并为其中增添新的元素。没有什么制度与思想是恒定不变的,它必须被不断检验与挑战。或许对自由、民主、平等等概念,托克维尔、约翰·穆勒与柏克已经讲述得足够多,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都会以不同方式重新理解这些概念,拓宽它们的维度。每一代人都要同时拥抱世界遗产和建立智力上的自尊。世界历史是个持续更新的过程。

  而对我个人或者很多有类似经验的人来说,加入这一激动人心的过程的前提是,我们真的能确立“个人精神”。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发现世界,承担对应的责任,付出相应的代价,接受源自内心的喜悦与挫败。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这种“个人精神”从未真正觉醒,它总是屈服于人际的网络、群体的压力、社会的标准、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危难……“个人精神”的失败经常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可能是一种全然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压制自我,也可能是一种高度的自私,除去现实利益,什么也不关心。前者放弃了个人判断,把选择的困境、道德与智力上的风险交给了集体意志,后者则选择把自我中的一部分关闭起来,拒绝和世界发生真实的关系,更恐惧这种关系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恐惧独自面对世界,必须隐藏在某种面具之下。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怎么可能真正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或许,当我最终能建立起这种“个人精神”时,我的第二股风也就悄然地吹来了。

  2009年9月1日

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本书为凤凰网读书授权转载。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书。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